智能制造产业解析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3-08-26

引言:“珠海高新招商”以招商运营为核心,聚焦珠海工业园区、珠海5.0产业园等招商引资工作,依托专业的招商团队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产业园入驻、平台搭建、产业政策咨询、科技服务等全流程专业服务。推动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走深走实,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珠海高新招商,珠海高新产业园招商,珠海高新产业园入驻,珠海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园, 珠海新能源产业园,珠海高新区厂房租售,珠海厂房租售,珠海半导体产业园,珠海产业园厂房租售,珠海5.0产业园

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近期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强国之本、立国之基。

3月1日,国新办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会上表示:

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制定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推进5G扬帆行动计划,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向工业园区推广应用,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实施智能制造合作伙伴计划和标准领航行动,建设一批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

在今年全国两会,智能制造仍是热议话题,今后将“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推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共促智能制造发展。

当前,我国制造业产业体系新动能正不断增强。通过建设智能化发展的创新中心、产业化促进机构和试验验证平台等,正在形成全面支撑行业、区域、企业智能化发展的创新网络。与此同时,围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新模式应用推广等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取得了长足发展。

根据工信部的定义,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

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

智能制造本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通过组织研发具有信息深度感知、智慧优化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的智能装备及智能化生产线,以达到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的目标。

概况起来,智能制造有以下五大要求,从整体上智能制造能优化运营成本,提升资产生命周期,提高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决策效率及生产效率,从而提升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整体效率。

01

产品智能化

产品可追溯、可识别、可定位、可管理

02

装备智能化

智能工厂、设备;全面联网和通讯

03

生产智能化

个性化定制、极少量生产、云制造

04

服务智能化

用户需求高效、准确,及时挖掘、识别和满足

05

管理智能化

企业内无信息孤岛、企业间实时互联;企业、人、设备、产品实时互联

智能制造上游是制造行业的核心零部件、工业软件、感知层次的相关产品。中游是智能装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下游是以3C电子、汽车制造、金属冶炼、机械设备制造、生物化工等智能制造应用行业需求方。

01 系统集成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指以自动化、网络化为基础,以数字化为手段,以智能制造为目标,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工业软件、生产和业务管理系统、智能技术和装备的集成,帮助企业实现纵向集成、横向集成的各类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总称。

其中纵向集成是指在智能工厂内部,把现场层、控制层、车间管理层有机整合在一起,同时确保这些信息能够传输到生产资源计划(ERP)。

横向集成是指将各种不同制造阶段的智能系统集成在一起,既包括一个公司内部的材料、能源和信息的配置,也包括不同公司之间的价值网络的配置。

02 智能制造装备

智能制造装备是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

其中以智能控制系统、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和精密仪器仪表为代表。

03 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需求,具有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特点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

04 3D打印(增材制造)

3D打印技术,也称“增材制造”或“增量制造”,具有缩短制造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制造更为复杂零件、个性化需求制造等突出优势,被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大标志。

3D打印是基于三维CAD模型数据,通过增加材料逐层制造,将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学模型结合的一种制造方法。它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前端的“快速原型”和全生产周期的“快速制造”相关的所有打印工艺、技术、设备类别和应用。目前,3D打印技术日渐成熟。

目前,中国的3D打印应用主要集中在家电及电子消费品、模具检测、医疗及牙科正畸、航空航天等领域,未来将向医疗、建筑等更广的应用场景发展。

01 国际环境

从全球来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国重要战略之一,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愿景,均落在智能制造上。叠加新冠疫情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背景,智能制造的重要性越发突出。

德国最先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工业4.0”是一种新型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它比较典型的标志是数字化以及网络化,通过信息技术驱动制造,达到智能制造的目的。相较之前,工业4.0可以通过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以利用传感器和制动器实时监督生产,改善生产质量,带来以往无法同时实现的多重收益。

此后,各国结合自身优势,提出各自的制造业发展规划,如美国《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规划》、法国《新工业法国》、日本《日本制造业白皮书》、中国《中国制造2025》等。

其共同主题之一是结合并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信息技术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智能制造。同时,数字化服务也被各制造强国共同列为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数字化服务已成为产业模式变革的核心。

叠加3年的新冠疫情,制造业数字化成为全球产业分工新格局的博弈关键。主要表现为:

一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应用将成为全球产业分工新格局的“博弈改变者”。二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扩散应用,助力第四次工业革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02 国内环境

政策环境:为了追赶世界“工业 4.0”浪潮,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中国提出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智能转型。2015年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颁布《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重点工作。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致力于推动新时期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率先利好于装备制造业(基础零部件和装置、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专用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产业(研发设计类软件、生产制造类软件、经营管理类软件、控制执行类软件、行业专用软件、新型软件)、解决方案系统集成等“工具类”智能制造产业,聚焦开发面向典型场景和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聚焦中小微企业特点和需求,开发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指出:

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

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 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 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

社会环境: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持续加剧,劳动力逐年减少,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为1.47亿,比2012年减少2200万人。

同时,制造业用工成本也在增加,让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压力不断增长,加快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应用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2021年,由工信部等十五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要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要翻倍增长。而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246台/万人,意味着到2025年将达500台/万人左右,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除了缓解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外,中国产业结构加快转型,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占比不断提高,也在要求着机器人自动化的加快应用,高端制造在精度、稳定等方面的要求正是机器人所擅长的。

技术环境:随着千兆光网、5G基站等数字基础设和5G技术的推广使得制造设备的大范围高速链接成为可能,将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云网边端”协同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云平台、边缘系统和物理系统的相互协同(简称“云边协同”),达到制造系统的整体优化,从而高效、安全、高质量地完成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各项活动和任务,支撑智能制造系统。

同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中国智能制造将迎来更为成熟的技术发展环境。

人工智能全方位助力智能制造发展

中国制造业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可应用于制造业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等全过程,且成熟度在不断提升。

根据相关报告预测,2025年AI在中国制造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1亿人民币。

01 市场规模

随着我国制造业稳定发展,我国智能制造行业成为了驱动我国制造行业的主要动力之一。2016-2021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逐年攀升,复合增长率达到18.7%,2021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的产值规模约为28814亿元,同比增长15%。智能制造业下机器人、传感器、工业软件、3D打印等行业都蕴含百亿甚至千亿的市场容量。

根据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进入工业4.0时代,伴随劳动力成本升高,机器换人进一步加速,低端制造业撤出中国,加速高质量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5%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5.3万亿元左右,整体来看,行业增长空间巨大。展望2026年-2050年,智能制造步入全面发展的高速阶段,并逐步走向普及。

02 区域分布

智能制造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围绕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实现聚集效应与差异化发展。其中,长三角地区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各类特色载体,成为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开发和生产基地,在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上海为国内民用航空装备科研和制造重点基地,江苏高端装备制造海洋装备工业发达。

环渤海地区坐拥全国最集中的人力资源,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发展产业链上游设计、研发环节优势明显,其中北京是全国航空、卫星、数控机床等行业的研发中心,辽宁、山东和河北依托其海洋优势,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基础上已逐步发展成为海洋工程装备、数控机床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的产业聚集区。

珠三角地区中广州、东莞、佛山等城市智能制造业基础坚实,深圳坐拥华为、中兴等一批国家领先的创新企业资源,加速高端装备制造与传统轻工业的融合,重点瞄准软硬件协同发展。

中西部地区则是推进军工、航空、卫星、冶金等特色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瞄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端装备制造差异化发展, 其中湖南和山西分别以株洲和太原为中心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制造基地,湖南和江西作为国家重点航空产业基地所在地区也有快速发展,四川、重庆、陕西、贵州和云南 5 个省市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逐渐形成了航空、卫星、轨道交通装备和机床等产业的集聚区。

03 8大发展趋势

1 需求导向、痛点聚焦将指引工业人工智能从理想走入现实

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重点在于工业智能产品或具体工业痛点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相较于“锦上添花”的工业智能产品,“雪中送炭”的技术更容易被制造业企业接受。比如,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质量检测技术帮助提升产品质量;或用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CAD来提高生产效率;又或者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能源分配来降低生产成本。

2 工业大数据将成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

在工业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安全性将成为企业智能化升级决策的重要依据。例如,工业核心数据、关键技术专利等数字化资产对企业的价值正在加速提升;降低数据安全隐患、提升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成为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中愈加重要的参考指标;增加厂区生产安全、过程安全迫在眉睫。

3 基于大数据的工业智能将带来更多服务型应用场景

正在快速形成的基于工业数据的故障诊断及预测性维护就是典型的服务型应用场景。这种服务场景通过对生产线的监测和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后,进行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性分析,对企业给出维护建议并对生产进行实时预警。

4 设备状态智能管理系统

设备状态智能管理系统将成为远程运维的新模式,将形成以数据为核心,从智能采集、智能分析、智能诊断、智能排产、自动委托、推送方案、远程支持到智能检验,再进入新一轮智能采集的闭环运行模式。

5 工业区块链将服务于数据安全及分布式智能生产网络

一方面,工业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工厂提供不同安全等级的区块链加密服务,对工厂间的重要数据进行无中介传递,保障各重要生产数据的加密安全;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将形成分布式智能生产网络,以终端客户需求为主导,促进工业的服务化转型。通过集成化与智能化生产,提高企业效率。通过标准化与网络化生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6 协作机器人将成为工业机器人的主流发展方向

人机协作将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模式。2019年的上海工博会上,国产企业如新松、埃夫特、节卡、珞石、邀博等也发布了自己的协作机器人。2019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海工博会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协作机器人受到国内外厂商大力追捧,未来前景可期。

7 基于算法的工业智能平台将成为应用场景的重要基石

不同工业行业有各自独特的行业门槛,每个工业场景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中的需求差异较大。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路径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工业场景应用端结合。将核心工艺模型化、算法化、代码化的工业智能算法平台面向工业场景,可以为底层应用提供便捷的开发服务。

8 云边协同将成为工业智能应用产品重要技术路线

一方面,未来将丰富的云端业务能力延伸到边缘节点,实现传感器、设备、应用集成、图像处理的协同;另一方面,行业将在云端与边缘共同发力,云边结合打造行业的工业大脑。算法升级将由云端完成。

- end -

转载:珠海高新招商

资料来源:中关村产业研究院

官网:www.gaoxinzhaoshang.com

招商热线:18926945120